在這裡,我想要介紹一個美國的社會企業團體。這個單位叫做KIVA。大家應該有聽過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所創辦的葛拉敏銀行。專門借錢給貧苦人民,無擔保制的微型貸款。Kiva做的工作跟葛拉敏銀行很像。不過Kiva是屬於個人對個人的借貸關係。(葛拉敏銀行是銀行對個人)每一個人可以透過Kiva,借錢給你想要幫助的對象。舉例來說,以我之前在電視一個影片看到例子,是一個住在烏干達的女性,她想要開始她的製作花生醬事業。說事業也好像太誇張,其實就是她想要自製花生醬,然後放到雜貨店去賣,以期得到收入。她需要大約一百五十美元的資金來開始她的自製花生醬事業。所以她來到烏干達的的一個NPO事務所。這個是事務所跟Kiva有合作。事務所的工作就是幫助這位女性把她的事業計畫以及家庭背景做個介紹,然後把資料放到Kiva的網頁,讓所有人都看的到。如果有人對她的事業有興趣,願意借錢給她,就可以透過Kiva把錢借給這位女性。每一個捐款單位是25美元。當然是無息的。而位在烏干達的這個NPO單位,就要負責輔導這位借錢的人,當她的事業出現困難時,要從旁給些建議,目的就是要維持良好的貸款償還記錄。不然會影響到該國家或該單位以後再借錢的困難。紀錄片裡的這位烏干達自製花生醬女士的事業很順利,原本預定得半年還款時間,她只花了三個月就還完了。因為事業的順利,所以貸款結束後,她又借了一百五十美金,決定繼續拓展她的花生醬事業。紀錄片裡頭為了對比效果,也提到並不是每個人的事業都一定順利。裡頭有提到另一個婦女,她的事業因為剛好遇上天災,所以沒有辦法繼續下去。但是貸款還是要還啊,所以與Kiva合作的當地NPO(或NGO)單位就努力幫她找了一個手工藝編織工作,讓她至少可以有收入還錢。以維持良好的信貸關係。之前我看完這個紀錄片後,我就覺得這個概念很好。就像那句老話,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捕魚。所以Kiva跟葛拉敏銀行的這種概念,就是給人自立謀生的能力,而不是施捨。而Kiva的創辦人提到,他們是一個Bussiness,不是一個慈善機構。他們希望藉由自己的這個Bussiness,有足夠的營收,來維持這個機構的運行,而不需要靠人家的捐款去運作。所以Kiva也是一個自立謀生的Bussiness單位,而不需要仰賴人家捐款去運行。我覺得這樣很好。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非常介意,我付出去的錢到底有多少是到需要的人手上?關於這一點,Kiva裡有提到,我付出去的每一個單位的25美金,都是完完全全的到借貸人手上。不過同時,每借出去的25美金裡頭,Kiva會再要求額外收取百分之十的回饋金給Kiva。關於這一點,我完全可以接受。想想看,把錢由台灣轉到美國,再由美國轉到烏干達,這當中銀行難道不用收錢嗎?當然要。另外,要維持kiva運作當然也是要經費,裡頭的員工當然要支薪,負責人已經說過,這是一個Bussiness,不是一個慈善單位。裡頭的員工不是義工,他們也需要領薪水的。所以百分之十的這個部份我完全可以接受。就像我在之前提到的,我只想知道我付出去的每一塊錢,有多少比例是做什麼樣的運用,因為我不想做半手愛心,更不想讓自己的愛心變成一種自我滿足。通常在Kiva借出去的錢如果得到償還,大家也都是再借給下一個需要的人,有些人就是每個月會固定借出25美金,雖然說是借貸,其實我覺得對借方來說還是像捐款,因為通常大家都沒想要再拿回來。只是貸方是要償還。但我覺得這樣很好,不要給人家錢,那會養成依賴心。如果有人也有意願加入這種個人的微型借貸行列,這是Kiva的官方網站,請大家自行連結過去研究看看。www.kiva.org我通常會研究看看每個需要借錢人的Profile,看看他的事業我是不是有興趣,是不是真的很需要這筆貸款,來決定要不要借錢給他。我想這也是另一種捐助愛心的方法,至少我看得到我的錢幫助了誰!不用擔心捐出去的錢是不是肥了黑心官員的荷包,不用擔心捐出去的錢是不是被挪用去買飛彈對著我們!我只是覺得台灣人做什麼都是一窩風,連捐款也是。人家都說買基金要定期定額,捐愛心也應該是如此,要持續而不該是一窩風。還有啊,我最痛恨那種說什麼四川地震不捐錢是沒愛心之類的話。我覺得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這麼多,怎麼可以狹隘的強迫說要捐給誰才叫有愛心。前兩天看到蘇丹達佛地區的一個紀錄片,那個地區死掉幾十萬人,(還沒結束,所以人數還會增加)難民人數多達上百萬,難道不可憐嗎?另外我有時候也會捐錢給流浪小貓當醫藥費。我覺得愛心不該是一種一時流行,而應該是一種持續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愛心只變成一種自我滿足!愛心不是捐完錢就沒事了,我們應該要持續關注自己捐出去的錢到底是怎麼被運用,才能杜絕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捐款單位繼續盛行!
轉載自蘇菲與菜菜子姊弟的可愛記事本
希望店長能登高一呼,帶領大家來做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